CN / EN
行业原创
  • 公司介绍
  • 新闻活动
  • 荣誉奖项
  • 行业原创
  • 有事说仕 | 阵地战还是游击战?
    发布时间:2024.06.28    浏览次数:  作者:admin


    在我们猎头进行交付时,往往会碰到两种类型的交付情况,一种是初次尝试的岗位方向,过往能够复用的经验较少,无论是认知岗位还是人才资源都需要从0获取,这种交付模式的猎头具备很强的拓荒能力,0-1做单等等能力,这里称之为“游击战”。而还有一种则是在过往已经熟悉的岗位方向中进行交付,往往有经验的猎头也会有其积累的人才资源,这种交付模式的猎头具备长期人脉经营等能力,这里称之为“阵地战”


    阵地战

    vs

    游击战




    两种交付模式,猎头顾问都必须掌握,只掌握阵地战虽然遇到熟悉的领域可以很快的转化出结果,但是也可能在变化迅速的行情下一旦熟悉领域的岗位没了需求就很容易被淘汰,而只掌握游击战,虽然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但是猎头没有自己长期耕耘的方向,每次都是0-1做单的情况下,同样新接到岗位,很难真正拉开与其他猎头的差距,出结果的速度也没有“阵地战”那么快,并且游击战需要天赋以及强大的学习能力。


    因此既要有自己的专注岗位方向能够迅速产出结果,也要不断的尝试新方向锻炼自己的核心做单能力。




    ·· 两种模式的优劣势 ··


    ( 阵地战.

    1、优势

    由于这种模式过往经验可高度复用,因此其交付速度以及结果的转化是最高的,并且相较于游击战的猎头,阵地战猎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具有很强的壁垒,壁垒优势非常明显。


    2、劣势

    其劣势也非常明显,第一,方向上需要长期积累,真正构建起资源壁垒需要时间。第二,抗风险性较差,一旦行情或者客户公司情况有所波动,长期积累的方向没了需求,那将面临重新再来的局面。第三,方向可选择性比较窄,一旦决定在某几个方向长期积累并做单,后续交付基本就集中在此方向上。



    ( 游击战.

    1、优势

    这种模式的抗风险性非常强,不会因为行情波动而受到过多影响,同时其所构建的做单能力壁垒等一旦学有所成将具备很强的能力壁垒。并且在做单方向上也不用那么局限。


    2、劣势

    相较于阵地战打法,在同样的岗位方向上,其交付速度以及结果的转化会慢很多,因为无论是认知即学习岗位,学习公司,学习行业,还是人才资源都需要从0获取,而这个方向上的阵地战的猎头则具备先天优势。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对于猎头顾问来说频繁的更换岗位方向,每次都是0-1去做单要学习大量的知识会比较心累,而且对个人学习能力要求也非常高。




    ·· 两种模式的适用范围 ··


    阵地战:由于阵地战的劣势,通过阵地战打法的顾问在选单上必须秉持“需求可持续,积累有壁垒”的原则,选择自己的长期规划的岗位方向,比如汽车行业的规控算法,嵌入式软件工程师,中间件软件工程师等等,往往这类需求一般可持续,许多企业都会需要这类人才,而且水面上又没有那么多人,初次寻访很难通过水面上的资源找到合适的人才,这个方向长期积累的猎头,在“经验可复用性”方面就会具备很强的壁垒,在资源方面,具备非常强的人才资源壁垒优势,在认知方面,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岗位如嵌入式,理解清楚一次后就会一直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也可以树立起认知壁垒。


    游击战:由于游击战的劣势,首先要避免的就是和做阵地战的人同样的岗位方向,因为他们的长期积累的壁垒很难突破,因此需要选择阵地战不适用的岗位类型,即需求是间断的,积累也无法形成壁垒的岗位,比如一些业务线的负责人又或者高岗,这类需求往往对应的人才圈比较小,且每次高岗需求的画像同质性不会很高,难以长期积累。再比如一些岗位一家公司可能只需要一两个人做这件事情即可,需求难以有大量规模并且持续,这样的岗位也只能用游击战打法。

    ·· 阵地战具体做法 ··


    由于游击战的面向岗位对象非常多样,每个人的风格也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这里暂且不论游击战。而阵地战的打法比较普遍,且对新人比较友好,可以迅速构建自己的资源壁垒以及认知壁垒从而早日出结果,因此这里分享下阵地战的打法。


    第一个阶段,选择方向.


    这一阶段非常重要,一旦选错,后续的积累很容易就付之一炬,需要重头换方向再来。选择方向需要根据三个条件综合考量,即客户,岗位,人才。综合这三个方面选出自己后面要专注的岗位方向。其重要性是客户>岗位>人才。首先是客户,每个猎头顾问在不具备BD能力的情况下,所能做的单都是依靠公司的资源,这里就必须首先了解自己公司客户的需求都有哪些,在这个范围内去选择,其次是岗位,所有客户哪些岗位的同质化程度以及需求量都较高,适合长期积累。再次是人才,这里也是依托于公司的人才资源,如果本身就具备这块儿的人才池,那么后续的人才积累周期也会更容易些,不过阵地战打法本身就注重人才积累,因此哪怕公司在这块儿没有很多人才积累,但是客户和岗位靠谱且充足,也没关系,可以通过原始积累阶段来进行弥补。


    第二个阶段,原始积累.


    这里首先秉持一个原则“穷尽”,务必要穷尽所有渠道的所有人才,不只是以看不看机会为标准,凡是这个方向的人才都必须积累下来。许多新人猎头会有一些心里障碍,比如只想快速出推荐,从而不愿意去打系统库,又或者猎聘上只找近期活跃的而忽略一些时间比较长的简历,这样是无法完成人才的积累的。而只有“厚积”,才能够”薄发“,后续做单才会越来越轻松。另一个重点就是”人才管理“的能力,即如何有效的积累人才资源,这是需要摸索的,比如人才管理的方式需要哪些信息标签?人才积累模式是按照岗位来分类还是按照公司来分类?


    第三个阶段,循环交付.


    循环交付的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上一阶段提到的“人才管理”能力,但是仅仅只是基础的人才信息的积累对后续循环交付的优势作用并没有那么大,“阵地战”的打法就必须把“经验可重复”这一点优势发挥到最大。因此这里需要另一个极其重要的能力即“人才跟进”能力,“人才跟进”能力即在“人才管理”的信息的基础之上,对于人选意愿度(需求)的判断。这个能力对猎头的要求极高,因为需要猎头准确的判断出候选人看机会的窗口期,早了,候选人还不太考虑或者没准备好无法进行推荐,晚了,候选人已经投递了简历,那也白跟进了。候选人看机会的时间窗口的判断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年终奖的时间,项目的节点,高管的动态,入职公司时间等等。需要猎头大量的经验进行支撑从而判断。


    这也是“阵地战”猎头最能够拉开“游击战”猎头的差距的要点之一,可以想象,同样一个方向,阵地战猎头已经对过往积累的人才的意愿度都有所判断知道谁在这个时间点看机会谁刚入职新公司绝对不会看机会,而游击战猎头一无所知的情况需要一个个去打cold call进行询问,其差距可想而知。



    至此,阵地战模式的三个阶段简述完毕,通过阵地战的模式可以为猎头顾问,尤其是新人,迅速构建起自己的擅长领域与方向,快速转化出结果。但是切不可过于依赖,永远要具备风险意识,居安思危,哪怕通过阵地战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业绩,也应当警惕“舒适圈”,一旦沦陷其中,就会失去接触新岗位方向的好奇心,学习力。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阵地战与游击战的两个概念,并简述了阵地战的具体做法。方法本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各自合适的适用范围,也从来不存在所谓“万金油”的做单方式,有的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留下您的信息,我们将会尽快联系您!